內容來自楊俐容

 

․如何與孩子溝通

  1. 溝通禁忌:站在敵人那一邊

 

  1. 孩子只是想傾訴不舒服的情緒

 

  1. 跟孩子溝通的技巧:正向表述,傳遞信任和鼓勵你。比如孩子說我很討厭某某老師,他是大笨蛋。媽媽回答說你好像很生氣,但是媽媽也沒有說老師對或孩子對,他只是把孩子的感受說出來,因為一個人的感受被說出來情緒就會比較下來了,孩子如果情緒下來才能面對自己的錯誤。

 

  1. 切記不要罪加一等

 

學習和EQ有甚麼關係

台灣的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很焦慮,很怕孩子因為學不好,人生就完蛋了,但其實沒有那麼嚴重,那是因為我們對學習不夠了解,學習力最要掌握的是支持孩子潛能開發』

 

․大人會不會犯錯?

我們也是人,我們當然也會犯錯,但是只要你願意面對,人是可以犯錯的,但是你帶給孩子最好的典範,你知道錯了,就是『承認錯誤』,如果知道自己沒做好,就是再努力再成長,這樣你的孩子就會學到你的『態度』

 

․現在孩子比我們以前好很多,但為何學習狀況不見得更好?

其實最大的問題在於欠缺動機

 

․兒童的夢想:(幫孩子找到他想追尋的蝴蝶)

  1. 父母的規範。
  2. 成人的想法設法。
  3. 人類的進步。

 

根據孩子能力,設立高於他能力,一點點的目標。

 

父母要如何面對孩子考不好的分數?

父母要先去探究孩子的情緒,而不是先看孩子的行為,父母應該說真的一不小心,分數就飛了,你一定很懊惱,父母這樣說了之後,你的情緒和孩子的情緒就連結在一起了,這樣子孩子就會比較願意改進,這個就是情緒教育的力量

 

․在1994年在美國教育學家提出來之後,兒童從小能夠浸泡在EQ的氛圍裏面,對孩子將來的成就,及幸福快樂有很大的影響,一個孩子有能力讓情緒成為他的助力,並且又能夠與人好好相處的孩子,他的各方面發展都很好

 

․還有歐盟也有發現孩子的情緒和人際能力對孩子真的幫助很大。

 

․很多時候孩子離開職場,不是因為他沒有能力,也不是因為他工作沒有喜歡,而是他跟別人沒有相處的很好

 

EQ好的大人?

  1. 身體免疫強。
  2. 人際關係好。
  3. 學習表現優。
  4. 自信自尊高。
  5. 工作效能佳。

 

台灣在2001年就已經開始推動了情緒教育

當孩子有情緒時→轉向憤怒→引導出來攻擊行為

過去傳統式的教育方式,是叫孩子不可以打人,不可以傷害自己,但是卻忘了,我們只處理行為,而沒有處理前端的情緒

 

如何教育孩子的情緒?

如果孩子情緒失火了,第一個要做的事情是甚麼?就是救火啦,但是我們大人都是先罵小孩,你為什麼要失火,所以火就越燒越旺。

 

我們大人要做的一件事情,要從大人的感性大腦,先送救火車去救火,這個救火的作用很重要。

 

他透過同理,比如你一定很懊惱,一下子分數就沒了,這個叫做我同理了你的情感,你的情感那個火就會變得比較下來

 

等到這火已經滅得差不多了,我們大人的理性,就可以帶領孩子的理性來發展,那你也不想這這樣,我們可不可以一起來看看是怎麼回事,為什麼會錯,下次要怎麼改進。

如何做一個高EQ的媽媽?

我們如果能夠自覺,先做自我放鬆,比如可以先深呼吸一下,放鬆身心,比較不容易生氣,這個叫做技巧。

 

第一步叫做自覺,願意聽聽別人怎麼說,別只活在自己的堅持,別活在自己的同溫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理財蘇珊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