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來自窮奢極欲

 

因為疫情的衝擊,美股還出現多次熔斷,為了度過難關,美國做了一個重大決策,就是貨幣寬鬆,一方面降息一方面推出QE無上限,結果資本市場大爆漲,現在美國要縮減購債。

 

因為美國實行QE 無上限, 造成股票大漲和房價大漲,而造成其他國家的資產也暴漲,在投資者笑嘻嘻地同時,有三個現象出現

1.聯準會總資產負債表的總資產規模直線上升

2.全球M2貨幣供應量大爆增

3.資金氾濫

 

但生產力因為疫情跟不上導致的通貨膨脹,所以聯準會準備縮減購債,下一個步驟就是要升息,因為2021/11月美國通膨來到6.8%,所以美國說準備要縮減購債。

 

何謂縮減購債

縮減購債對應的就是QE,一般稱作量化寬鬆,也就是大家在新聞媒體上常常看到的印鈔票,不過它並不是真的打開機器印出一張張美元,而丟進市場,而是由央行或者是貨幣管理部門出招,增加市場上的流動資金。

 

而他們出的招就是購債,買進企業債或是公債,把資金放出去,一般而言或貨幣寬鬆,都代表之前有大事發生,因為它本來就不是一個常規的貨幣政策,而是在市場出現重大危機時的政府救市手段。

 

如2008年的金融海嘯或是這次的疫情,在利率已經低到無法在低時,政府只好出手購債,這些購債的資金會流到銀行,在低利的環境下,企業跟民眾會比平常更有意願跟銀行借貸。

 

借出來後這些錢就會開始進入市場的循環,比如企業會借來買設備,民眾可能借來買東西或投資

 

比如這次疫情,為何股市和房市大漲就是資金氾濫,但疫情期間又沒有地方可以消費,所以只好投入資產市場,而美國現在要做的就是縮減購債規模,就是減少流入市場的資金。

 

何謂升息

也就是提供利率,增加借貸的成本,以聯準會來說,因為它基本上是美國所有銀行的銀行,為了管理眾多銀行,聯準會有個制度叫做準備金,也就是各家銀行不能把所有用戶的存款都借出去,而是要保留一定比例維持運作上的安全性

 

不過銀行的業務不是那麼好掌控,有些銀行會準備的不夠,有些就準備的太多,於是就有個好方法,就是銀行互相借貸,而借錢總是有利息,這個利息的名字就叫做『聯邦基準利率』

 

而這個 『聯邦基準利率』,和人們有甚麼關係,因為銀行的貸款利率就是依據『聯邦基準利率』來制定的,比如『聯邦基準利率』是1%,那銀行為了赚錢,就可能會抓2%,因此聯準會要升息還是降息就是調整『聯邦基準利率』。 

 

何謂縮表

你可以把它當成貨幣緊縮的終極方案,縮表就是抽水,把市場上的資金抽走,實際的作法可以參考美國2017年時的縮表策略,當時聯準會已經完成前置作業,也就是縮減購債和升息,早在2014年聯準會就不印鈔票了,這只是代表資金不再增加,但那些錢還是留在市場上。

 

所以2017年聯準會準備來減肥計畫,其實作法很單純,就是等債劵到期,等到到期的時候,聯準會就可以回收本金加最後一期的利息,縮表階段他們就不會再把收到的錢拿去投資了,市場上的資金形同被抽走,這招通常用在『抑制惡性通膨』。

 

美國在升息階段,有何反應

歷史上美股市漲多跌少,因為影響股票的因素,不是只有升息而以,雖然理潤上來說升息代表市場上的資金慢慢緊縮了,投入股市的資金可能會變少,或者說升息會讓債劵的吸引力上升,產生資金從股市轉移出去的現象。

 

但反過來說,升息往往代表經濟狀況表現不錯,這對股市是有利的,所以在判斷升息對股市的影響時,最好是連其他因素一起衡量進去。

 

另外就新興國家方面,新加坡金管局今年有一個發布研究,美元每升值1%,接下來那一季的新興市場,就會有國內生產毛額0.3%的資金淨流出,所以對新興國家的投資也要考慮資金面的因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理財蘇珊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