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5991873.jpg

內容來自: 吳淡如的人生實用商學院

 

馬斯克說想帶人類上火星。

 

在1999年,馬斯克第一次真正創業和他弟弟賺了2200萬元美金,而他弟弟拿了1500萬美金。

到了第二次創業的 papal 馬斯克賺了1億6千5百萬美金,他這個時候還不到30歲。

 

而馬斯克有了這筆1億多美金之後,他想帶人類去火星,而這一點有點奇妙,馬斯克是先想帶人類去火星,所以他是先有火星的計劃,後來才有電動車得計劃,但他卻先發明了電動車。

 

為何馬斯克想去火星因為他相信如果去了火星可以拯救這世界上的人,因為他擔憂地球上有限的資源會枯竭,而人可能會越來越多就有滅絕的危險

 

但你們可能會認為馬斯克想像力太豐富了,但你們知道就像20年前,我們也不相信一隻手機可以做電腦的所有功能

 

所以當時馬斯克想要做能源,於是他就開始想要研究電池,其實那是通用汽車也想做這塊,但是後來失敗了。

 

而電動車要怎樣才能成功,車型車速等等都是很重要的,這個就跟賈伯斯很像,而賈伯斯就是那種對科技的美非常的堅持的人,所以就有了現在的蘋果手機。馬斯克本來跟另一位合作叫做埃伯哈德,但後來出現個性的衝突,於是後來2個就分開了。

 

然後在2008年生產的第一批的7輛車,然後就受到大家的期待,因為油價一直漲價和能源汙然的問題能夠得到解決,可是生產成本很高,當時虧損了8千2百萬的美金,所以要距離大眾生產汽車的期望還是遙遙無期。

 

而且同時他還有SpaceX 的前3次發射都失敗,所以馬斯克那時候接近破產了,而2008年37歲,負債的馬斯克負債累累,而且當時他還跟她的第一任太太賈斯汀威爾遜離婚也打得如火如荼。

 

而這時候他有一位投資人朋友叫做安東尼奧格拉西亞,卻說他對馬斯克這段時間的堅強和努力,有很深刻的印象。馬斯克在2008年所經歷的事情,很多人都會崩潰的,但馬斯克卻可以撐過來,可以忍受痛苦,真的很不簡單,他說馬斯克那時持續工作還保持專注。

 

而不是像項羽到了說自己輸成這樣子,無顏見江東父老,乾脆自盡,那這種就是悲劇英雄,而不是成功的腳色。

 

終於2008年9月很幸運的,SpaceX第4次發射火箭終於成功了,而且同時他還在美國NASA 獲得15億美元的合約,負責持行太空站的補給任務,他們團隊很開心。

 

就如同美國的晚間新聞記者所說了,這輩子你看過的成功發射太空艙進入軌道而且能夠回收的只有4個來源:美國俄羅斯中國、還有 Elon Musk.

 

其實馬斯克有一個重點,他的自我效能感很深,也就是他很相信他能夠做到,他們會堅信一個其他人都們相信的想法,也不會希望別人了解他的理論。

 

何謂自我效能感:

1. 你是不是成功的解決過很多問題 。

2. 你是不是能夠相信自己有能力解決問題。

 

 

結論:

從故事裡我們不難發現馬斯克其實就是一個天才,雖然我們不能像他一樣的頭腦,但我們可以學習他的精神,他的抗壓力和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到,而且他的行動力也很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理財蘇珊姐 的頭像
    理財蘇珊姐

    理財蘇珊姐

    理財蘇珊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