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投資這幾年的年收益都在20%左右,他認為可口可樂有寬闊的護城河,所以他長期持有,而且從中獲得很大的收益。

 

何謂護城河

在古代很多國家為了對抗外敵,維護城內的安全,人工開發一些水溝,形成了人工河作為城牆的屏障,可以看得出有了護城河,就能抵禦和保護的作用了

 

2008年美國出現了金融危機,當時很多世界級很大的公司,比如說花旗銀行等最大跌幅在95%以上,而雷曼直接就破產了,可是巴菲特的公司2008年卻反向盈利49億美元

 

比如巴菲特買的沃爾瑪在2008年上漲了2%,巴菲特之所以持有的理論就是因為這護城河的理論,一個偉大的公司必須要持有的護城河

 

那些是虛假的護城河

優質產品:儘管優質的產品,確實能給企業帶來可喜的短期業績,但優質的產品很少能形成護城河,比如說當年的克萊斯勒汽車和靜態公司的競爭,克萊斯勒汽車雖然在20世紀和80年代,推出了一款小型貨車,替自己在未來幾年創造不少業績,但是這樣的優勢並沒有維持很久,他的競爭對手也推出同樣一款小型貨車,因為靜態汽車擁有很多優勢,所以克萊斯勒最後只能放棄小貨車的業務。

 

高市場占有率: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領先的優勢可以轉瞬即逝,比如說柯達公司,在2000年之前,市場占有率約有70%,可是技術科技變化很快,沒意識到危機,且轉型也沒有成功,瞬間就變成即將破產的企業。

 

有效執行:有些公司擅長調度和解決一些疑難雜症,有些企業也的確能比競爭對手更加輕鬆,但這不代表有效執行,可以帶來經濟優勢,在缺乏某些結構性競爭的優勢情況下,如果企業的成功僅僅是依賴於比對手更加靈活,那麼企業就可能在效率上主導型的高度競爭行業中,取得一席之地,但如果沒有難以複製有效的流程為基礎,這個策略就不足以成為企業可持續競爭的優勢。

 

和卓越管理:卓越管理的主要表現是CEO,一個優秀的CEO也許可以讓企業運轉的順暢,但僅僅擁有一個天才管理者,絕對不等於擁有了一個可以持續的競爭優勢,在大多數的情況下,個人對大規模組織所能帶來的實際影響都是有限的,因為在資本市場中優秀的管理者總是不固定的

 

那些是企業真正的護城河

企業的無形資產:無形資產是看不到摸不到的,但是價值非凡比如說品牌和專利和法定許權可,他們能夠讓企業出售競爭對手無法效仿的產品,擁有任何一個的企業都是微型壟斷企業,能從客戶身上獲取更多利潤

 

何謂商標權商標權就是品牌,投資者最常犯的錯誤,是認為知名品牌一定會帶來競爭優勢,最關鍵的不是品牌受歡迎的程度,而是他能否影響消費者的行為,只有提高消費者購買意願的品牌,或者能鞏固消費者對商品的依賴性的品牌,才能形成經濟護城河,如果消費者僅僅只是因為品牌就願意購買,或者支付更高的價格。舉例如 Tiffany產品、拜耳製藥,可口可樂等品牌的價值在於他可以減少客戶的搜索成本。

 

何謂專利權專利權就是透過法律手段來保護自己的特權,禁止競爭對手銷售自己的產品,但是這樣的競爭優勢沒有你想像的久,因為專利是有期限的,一旦到期了,競爭就會接踵而來,另外專利是可以受到挑戰的,利潤越大就越多的人想攻破它,所以要當心那些把利潤建立在少數專利產品基礎的企業,只有那些擁有多樣化專利權和創新傳統的企業才擁有護城河。

 

何謂法許可權法定許可權讓競爭對手很難,甚至不可能進入你的市場,一般在企業需要審批後才能經營的情況下,這種優勢才能發揮到極致,但是企業無法借助經濟監管來左右價格,比如說公用事業和製藥公司銷售的產品都必須審批,但管制機構可以決定公用事業的收費水平,卻不能對藥品價格指手畫腳,因此製藥公司的利潤要遠遠高於公用事業,如果可以找到一家企業可以向壟斷企業那樣訂定價格,卻不受任何的管制,那麼你很有可能已經找到一個有寬護城河的城堡

 

客戶轉化成本:是企業出售的產品或者服務,讓客戶難以割捨,這又形成了一種讓企業擁有定價權的客戶轉化成本,這個意思是客戶從公司A產品轉向公司B產品省下的錢,低於進行轉化發生的花費,它們的差額就是轉化成本,轉化成本可以成為企業非常有價值的競爭優勢,因為企業如果有辦法讓客戶不跑到競爭對手那裏去,就可從客戶身上多賺取較高的價格。比如說甲骨文軟體公司

 

網路經濟:有些幸運的企業,收入來自於網路經濟,也就是說隨著用戶人數的增加,企業的產品和服務的價值也在提高。比如美國大型的信用卡網路為例,網路效應成為企業強大競爭優勢的根本原因,建立在網路基礎上的企業,更容易形成自然壟斷和寡頭壟斷,如果一種商品和服務的價值,隨著使用者的增加而提高,那麼最具有價值的網路行產品,就應該是能夠吸引更多用戶的產品,網路的力量是很大的。

 

成本優勢:成本優勢最為主要的幾個顯著特徵,為低成本的流程優勢,更優越的地理位置,與眾不同的資源和相對較大的市場規模,比如中東的石油巴西的紙漿。

 

如何分辨護城河:(這樣就可以知道企業是否擁有長久的護城河)

․第一可以從歷史上看,這個公司是否擁有可觀的回報率。

․第二公司是否擁有一種或者多種的競爭優勢。

․第三公司的競爭優勢有多大,這種競爭優勢是否能長期的維持。

․第四個公司的未來是否會不等於過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理財蘇珊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